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陸潤庠是清末狀元、宣統皇帝溥儀的老師。在清朝,作為皇帝的老師,書法大多是不錯的,比如翁同和等。陸潤庠也算得上帝師之中,擅長書法者。 ... 一舉奪魁,成為晚清帝師 陸潤庠生於潤州庠序(即學校),名字由此而來。舊時縣學壁端立有鳳石碑,且母生他時,夢至園中,見一鳳凰落階石上,寤而公生,昔日的名與字是相連相輔的,父母順理成章為他起字「鳳石」,分明希望他讀書中舉。 ... 他是江蘇晚清到民國的傳奇人物,據記載,其遠祖是唐代名相陸贄,七世祖陸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狀元,祖父陸方山及父親陸懋修精通醫術,都是蘇州有名望的儒中醫。 陸潤庠於同治十三年(1874)參加科考,經保和殿殿試,一舉奪魁,高中進士第一名,成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狀元。入值南書房,遷侍讀,出督山東學政,後做過御史,又擢內閣大學士,還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 ... 辛亥革命以後,陸潤庠不願做民國的官員而做遺老,享受遜清的俸祿。從此他就離開政界,而致力實業救國,他和張謇一樣熱衷於辦實業,在蘇州創辦了蘇綸紗廠和蘇經紗廠,風生水起,這便是轟動一時的「狀元辦廠」。 眼界甚高的書法家 ... 作為晚清帝師,書法一定是過關的。從現存的資料來看,陸潤庠書法意近歐陽詢、虞世南,清華朗潤、婉麗勁健、平穩舒緩、意態瀟灑。 陸潤庠國學功底深厚,書法作品自成一家,尤其可貴的是,貴為大臣但服用很簡樸,虔心於儒學研究,他不是靠自己的官位,而是憑自己的文化積澱,能聯善書,他溫和平易近人,接物無崖岸,此性格反映在他的聯意、聯書中,聯語均能自出機杼,清新典雅,而聯書秉承「唐人尚法(度)」,端莊厚重。 ... 陸潤庠眼界甚高,一般文人皆不入法眼,但他對揚州八怪卻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尤其是對鄭板橋,他常書鄭板橋現成的聯對,如「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這原是鄭板橋在鎮江金山讀書處題寫的對聯,陸常復書。 脫不去的館閣氣息 ... 陸潤庠擅行楷,方正光潔,清華朗潤。若論書法,因陸潤庠從科舉中來,且一生為官時間較長,在光緒初至光緒三十年左右,曾屢典試事,又充會試副總裁,故幾十年來文字結構變化不大。 和清朝科舉出身的其他書法家一樣,陸潤陽的書法館閣氣息較濃,講究光黑精麗,勻圓豐滿,大小一律的明、清官場書體儘管這種書體(館閣體或稱臺閣體),為明、清最高統治者們所賞識(現故宮內布置或留存陸潤庠書法不少),但都似乎缺少了一些筆墨的情趣和生動的韻味。 ... 對於館閣體,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一者館閣體是那個時代的風尚,雖然藝術性稍弱,但也有其歷史價值;二者館閣體的方正、規矩,對當代書法亦有啟示,可以矯正當代書法創作荒率野道的趨勢。 結語 ... 陸潤庠的書法,在當時追捧的人多,故潤格也是很高的,他所題的上海豫園小東門國藥店「童涵春」的匾額,三個字的潤筆費即高達白銀一百兩,真可謂是「隻字千金」。 在當代的拍賣會,人們也逐漸認識到其作品的價值,所以也創作了不錯的成績。對於這樣特殊人物書法的重新認識,也得算是人們對書法認知的進步。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書法田園
內容簡介
要如何從這種狀態中醒來,面對現實,承認我們的思考偏頗且充滿捷思?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被何種偏誤束縛──
‧到目前為止,我到底投入了多少錢啊!但我無法放棄!→其實你一直陷入「沉沒成本謬誤」!
‧「嚴禁塗鴉」?那要不要在這裡塗鴉一下啊?!→這是一種「心理抗拒偏誤」ㄟ!
‧只要把這個吃完,我就不會再吃了!→騙誰啊!明明是「自制偏誤」啊!
‧你說那男的是B型?那我絕對不要跟他交往!→為什麼總是會有這種「確認偏誤」?
‧我長得還算平均以上吧?!→這明明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優越性偏誤」啊!
‧做得好是我的功勞,做不好是祖先的錯!→這麼想就是犯了「自利偏誤」!
‧我的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自我中心偏誤」會讓你喪失自信心喔!
‧怎麼辦?大家都在看我!→少來了,這是「鎂光燈效應」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與判斷:
今天要穿什麼?吃什麼?
現在在哪裡?等一下要去哪裡?
怎麼去?要做什麼?……等等。
根據當下的想法與判斷,產生不同的經歷,
而這些經歷慢慢累積,就成為一個人特有的人生。
然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充滿謬誤的慣性思考中,卻認為自己並沒有這麼想。
彷彿地鐵上的醉漢向其他乘客做出冒犯的舉動般,沉迷於偏誤認知而不自知。
因此,我們必須從這個狀態中醒過來,直視人的本質,
承認自己的慣性思考是偏頗的,而且充滿捷思(馬馬虎虎估計)。
那麼,到底該怎麼做呢?
人類具有「重視理性與分析」的思考體系,
以及「重視感性與直覺」的思考體系。
在特定的情況下,人類會根據受到哪個思考體系的影響,而產生全然不同的認知。
本書收錄101種微小卻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因慣性思考產生的認知偏誤。
從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政治學和大眾傳播理論等領域,介紹慣性思考造成的各種謬誤、效應及迷思,並列舉許多令人恍然大悟的真實案例,讓我們真正理解這些慣性思考所造成的認知偏誤,到底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作者介紹
李南錫
心理學家,也是綜合型作家。曾任企業規畫、產品企畫、學習影片企畫、翻譯家、城市企畫、科學‧管理專欄作家、紀錄片諮詢委員等,在各個領域上測試自己的可能性。成均館大學學士及碩士,主修心理,在修習認知科學及合作課程後,取得賓州西徹斯特大學(WCU)互動科學(Interaction Science)博士。擔任韓國認知科學會幹事、翰林大學‧西江大學心理學講師、美國匹茲堡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人員,現正致力於正向心理學、行動心理學的實際應用上。
審訂者簡介
李正模
首爾大學心理系學士、碩士畢業,於加拿大皇后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歷任高麗大學心理學教授、成均館大學心理系與認知科學合作課程教授。曾任韓國認知科學會會長,現為成均館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著有《認知心理學》、《認知科學: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對人類與宇宙所知微薄(共著)》等書。
譯者簡介
高毓婷
政大韓文系畢業,現為自由譯者。
目錄
作者序│人生在世,我們被怎樣的偏誤束縛住?
★ 01 影響判斷和行動的偏誤
001 可得性捷思 Availability Heuristic
說到「炸雞」當然要配啤酒啊!
002 假確定性效應 Pseudocertainty Effect
別被騙了!百分百中獎活動
003 情意捷思 Affect Heuristic
今天心情這麼好,工作一定會很順!
004 結果偏誤 Outcome Bias
結果好的話,一切都好?
005 合取謬誤 Conjunction Fallacy
琳達一定會成為熱中女權運動的銀行員!
006 規畫謬誤 Planning Fallacy
精心訂立的計畫,為什麼變得亂七八糟!
007 雙曲貼現 Hyperbolic Discounting
公司聚餐後拿到的計程車費,比退休後拿到的獎金更好
008 基本比例忽視 Base Rate Neglect
那位知名的名醫為什麼會誤診
009 錨定捷思 Anchoring Heuristic
協商年薪的時候,先提出金額的一方勝
010 單純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Effect
因為經常見面,平凡的臉蛋看起來也變漂亮了
011 單位偏誤 Unit Bias
開封後的飲料為什麼要一次喝完
012 對比效應 Contrast Effect
聯誼中我總是坐在長得不好看的朋友旁邊
013 代表性捷思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他打招呼打得很得體,一定是個「好人」
014 賭徒謬誤 Gambler’s Fallacy
一直出現偶數,那麼這次應該是奇數了吧
015 默許效果 Acquiescence Effect
本來只想吃炸醬麵,怎麼連糖醋肉都點了
016 面額效應 Denomination Effect
壓歲錢請準備千元鈔
017 熱手謬誤 The Hot Hand Phenomenon
如果是麥可‧喬丹的話,一定會投進得分
018 沉沒成本謬誤 Sunk-cost Fallacy
至今我投入了多少錢啊!我無法放棄!
019 逆火效應 Backfire Effect
爸媽愈反對,我愈喜歡他
020 稟賦效應 Endowment Effect
這是何等珍貴的物品,用這種價錢絕對不賣!
021 負面效應 Negativity Effect
一次失誤,終身伴隨
022 不理性增值效應 Irrational Escalation Effect
為什麼一提到慰安婦問題,日本人就閉上嘴
023 選擇性知覺 Selective Perception
只看自己想看的,只聽自己想聽的
024 偏好逆轉 Preference Reversal
曾經渴望的,如今棄如敝屣
025 偏好的非遞移性 Intransitivity of Preference
我為什麼會買這個模型
026 損失規避 Loss Aversion
與其在路上撿到百元鈔,更想守好自己口袋裡的五十元
027 心理抗拒偏誤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Bias
禁止塗鴉,那就在這裡塗鴉一下吧!
028 不明確性效應 Ambiguity Effect
大學第一志願候補V.S第二志願合格
029 戲局謬誤 Ludic Fallacy
人生就是遊戲!
030 敵對媒體效應 Hostile Media Effect
這份報紙每次都做偏頗的報導
031 自制偏誤 Restraint Bias
只要吃完這個,我就不吃了
032 逐次刪除 Elimination by Aspects
我只看一點!
033 集群錯覺 Clustering Illusion
我眼中看到了趨勢
034 鴕鳥效應 Ostrich Effect
不要看就沒事了!
035 控制錯覺 Illusion of Control
不管是命運還是偶然,我都可以控制
036 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包裝很重要
037 空想性錯視 Pareidolia
月亮中住著兔子,沒錯啊
038 從眾效應 Bandwagon Effect
聽說是必買品項,那我也要買!
039 偏見盲點 Bias Blind Spot
我總是很有邏輯,不像別人那麼偏頗
040 無視回歸均值 Disregard of 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
職業選手出道第二年的魔咒
041 忽略可能性 Neglect of Probability
說什麼機率,光用看的就知道了吧!
042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你說那個男的是B型?那我絕對不要跟他交往!
★ 02 影響信念的偏誤
043 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穿上粉紅色衣服,看起來就像公主
044 過度辨證效應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因為特價才買的!
045 過度自信謬誤 Overconfidence Bias
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
046 訴諸權威謬誤 Appeal to Authority Bias
專家說的話,聽起來就是不一樣
047 樂觀偏誤 Optimism Bias
因為我很努力,所以一定會成功
048 內省錯覺 Introspection Illusion
我非常了解自己
049 單純思考效應 Mere Thought Effect
其他的都不重要,只要這個好就夠了
050 特例假設 Ad Hoc Hypothesis
本來是要去跟算命師理論的,為什麼反而又付了算命費給他
051 巴納姆效應 Barnum Effect
報紙上的今日運勢,好像就是在說我
052 社會期許偏誤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
天使般的行動背後隱藏的壞本性
053 購後合理化 Post-purchase Rationalization
雖然我買貴了,但是很值得
054 睡眠者效應 Sleeper Effect
廣告、宣傳人員必修!
055 信念偏誤 Belief Bias
只要結論合我的意,怎樣都對
056 實用謬誤 Pragmatic Fallacy
我喝了紫菜蛋花湯後頭痛就好了,你頭痛的時候也喝喝看吧
057 影響力偏誤 Impact Bias
當初說沒有我的話會死,現在卻寄喜帖給我?
058 優越性偏誤 Better-than-average Bias
我的長相算是平均以上吧
059 故事模型偏誤 Story Models Bias
這麼一說,好像真的是這樣
060 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
今天地球沒有滅亡,都是因為那一位改變心意
061 資訊偏誤 Information Bias
知道更多的話,就能做出更好的判斷?
062 正常化偏誤 Normalcy Bias
這種危機不會降臨到我身上
063 注意力偏誤 Attentional Bias
我眼中只有他
064 差異偏誤 Distinction Bias
放在一起看,真的不同耶
065 一廂情願偏誤 Wishful Thinking Bias
只要這樣做不就可以了嗎
★ 03 影響人際關係或組織行動的偏誤
066 結果依賴偏誤 Outcome Dependency Bias
正面的行動會帶來正面的結果
067 基本歸因錯誤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的失誤是情非得已,別人的失誤是自找的
068 群內群外偏見 In-group out-group Bias
那一隊的啦啦隊,都是沒教養、不知羞恥的傢伙!
069 多數無知 Pluralistic Ignorance
你其實沒那麼特別
070 達克效應 Dunning-Kruger Effect
為什麼初生之犢不畏虎
071 面談錯覺 Interview Illusion
啊,原來他還有這一面
072 富蘭克林效應 Ben Franklin Effect
為什麼我總是被「壞男人」吸引
073 認知不對稱錯覺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
我當然比其他人更有眼光
074 出醜效應 Pratfall Effect
有點美中不足的金代理,看起來更漂亮了
075 自我監控行為 Self-monitoring Behavior
我的髮型燙壞了!我無法出門見人了!
076 自利偏誤 Self-serving Bias
做得好是我的功勞,做不好是祖先的錯
077 自我中心偏誤 Egocentric Bias
我的錯,全都是我的錯!
078 鎂光燈效應 Spotlight Effect
怎麼辦,大家都在看著我
079 團體間的描述偏差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我們什麼都做得好!他們只有那一項做得好!
080 群體極化現象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也要貫徹我們的意念
081 團體迷思 Groupthink
我們喜歡全體一致
082 沉默螺旋 Spiral of Silence
閉上嘴巴,或是向主流靠攏
083 洞悉錯覺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到底為什麼這麼不懂我的心!
084 性格歸屬偏誤 Trait Ascription Bias
你沒有的東西我有!
085 錯誤共識效應 False Consensus Effect
剛才組長不想付錢,假裝綁鞋帶的樣子你看到了嗎?
086 月暈效應 Halo Effect
長得漂亮的女生,個性也很好吧
★ 04 記憶謬誤
087 正面效應 Positivity Effect
我的朋友會做壞事,是環境所逼
088 後見之明偏誤 Hindsight Bias
我就知道是這樣!馬後炮
089 潛隱記憶 Cryptomnesia
這種事情是生平第一次
090 選擇支持偏誤 Choice-supportive Bias
我總是做最好的選擇
091 虛假記憶 False Memory
我不記得去年夏天做過的事
092 一致性偏誤 Consistency Bias
你從以前開始就是這樣
093 蔡格尼效應 Zeigarnik Effect
初戀為什麼格外令人難忘
094 玫瑰色回憶 Rosy Retrospection
再怎麼說都還是那個時候好啊!
095 分開加總效應 Subadditivity Effect
一加一卻小於二
096 真相錯覺效應 Illusion-of-truth Effect
我就說我的話是對的!
097 錯覺相關 Illusory Correlation
我洗車之後一定會下雨
098 初位效應 Primacy Effect
最先看到的,會深留在記憶中
099 雷斯多夫效應 Von Restorff Effect
這裡很重要,所以要畫線!
100 可暗示性 Suggestibility
您這麼一說,好像就是那樣
101 記憶隆起 Reminiscence Bump
為什麼高中時期的記憶如此鮮明
參考文獻
序
我們總是掉進慣性思考的陷阱,卻往往不自知(李正模/成均館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前韓國認知學會會長)
二○○二年十二月八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系教授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博士,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居然不是經濟學家,而是心理學者打敗當代所有知名經濟學者,得到了經濟學獎!真是太令人驚訝了,以韓國式的思維來看,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康納曼教授在經濟學,啊不對,是社會科學上,為全體人類成就了偉大的功業。誕生於以色列的他,來到普林斯頓大學,與已故的阿摩司.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教授等人進行合作研究,主張人類不是當時社會科學所認為的「理性的動物」,而是充滿「偏誤與捷思(馬馬虎虎估計)思考」。這不是抽象的主張,他們提出具體的、有實證經驗的、科學的實驗結果,闡明主張。
在各種情況中進行經濟活動的人類,自認為做出有邏輯的、合理的決定,實際上卻只是帶有各種偏誤與捷思的判斷,實證研究結果已經清楚呈現。結果,「人類是理性的動物」這句萬古流傳的社會科學命題崩毀,在經濟學領域中則超越傳統經濟學,誕生了行動經濟學。
包含人類在內的動物,會預測周遭環境中發生事件的關聯性,並做出反應,這是動物的基本生存策略。在進化初期,動物有能力對時間上的關係、空間上的關係做出反應(條件反應),但在下個進化階段中,動物掌握「因果關係」才做出反應。人類超越了這個階段動物的水準,為了在進化過程中,更快速掌握、預測和反應狀況,發展出「認知框架」作為心智運轉的基本功能。換句話說,人類超越單純掌握因果關係的水準,發展出能更快掌握、預測、反應、理解和說明狀況的解釋框架和認知框架。
但是,使用框架來理解、預測和說明周遭環境事件的能力,雖然讓人類相較於其他動物,生活提高到更高水準,但隨之而來的副作用也很多。
框架不是讓人類在各種情況中,有邏輯地做出正確的判斷與決定,而是做出各種扭曲的偏誤思考;不是以邏輯方式進行合理思考,反而以充滿各種偏誤、直觀式的捷徑去思考。
因此,即使「人類的理性是合理的」,是過去社會學與一般社會中的常識,康納曼教授等人卻透過實驗證明:「並非如此,人類的理性是脫離合理的。」這個洞見讓康納曼教授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些實驗揭露,我們總是掉進慣性思考的陷阱,卻往往不自知,就像婆婆不了解媳婦,而媳婦不懂婆婆的心一樣,或是許多政治人物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並一直對國民這麼說。
根據康納曼教授的研究,我們總是掉進眾多慣性思考的陷阱(七十五個偏誤、二十一個社會偏誤、四十九個記憶偏誤,總共一百四十五個,本書精選了其中的一百零一個),卻相信:「我是一個有邏輯、合理思考的人,我的判斷與決定總是合理的、理性的,我的主張與想法是正確的。」我們認為,某個對象或事件,都在自己的判斷、決定和掌握範圍內,對於其他可能性,特別是批評者的主張,則完全不在考慮範疇內,並且堅信不渝,據以行動。
康納曼教授指責,我們(就像捷運上喝醉的乘客,向其他人做出冒犯、放肆的舉動般)沉醉於偏誤中生活,必須從這個狀態中醒來,直視人類本質,也就是現實,並經歷痛苦,承認我們的思考是偏頗且充滿捷思(用黑塞﹝H. Hesse﹞的用語來說的話,就是「破殼而出」)。那我們應該要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被何種偏誤束縛,李南錫寫的這本書,正好就是極佳的參考書籍。作者在認知心理學與其應用相關的大學、研究所進行研究,他過去的探索經歷與努力,滲透書中每一處,這是本很棒的書。
不管是置身於保守、進步陣營的政治人物,或是嚮往成為政治人物的人;想販賣商品給顧客的企業人;負責決定重要政策並加以運用的各階層公務員、企業人士(包含CEO);必須做出判斷與決定,對社會影響重大的法律人士(法官、檢察官、律師)、立志投身法界的法學生;必須做正確思考的哲學領域人士;以及希望自己成為有邏輯、有合理思考,能照亮他人的讀者,我強力推薦各位將本書放在身邊,經常檢視自己思考的正確性和偏誤性。
作者的話
人生在世,我們被怎樣的偏誤束縛住?(李南錫)
人們每個瞬間都在思考與做判斷──要穿什麼、要吃什麼、要去哪裡、怎麼去、要做什麼等等。根據當時的想法與判斷,產生不同經歷,這些經歷聚集起來,就成為個人特有的人生。因此,如果知道每個瞬間是如何思考、以什麼標準下判斷,就能找到自己現在如此活著的原因,也能理解其他人為什麼會那樣活著。不過想理解我們的想法、形成判斷的根據,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在心理學中有所謂的雙重歷程(Dual Process)理論。這個理論的核心內容很簡單:
人類具有重視理性與分析的思考體系,以及重視感性與直覺的思考體系。在特定情況中,會根據受到哪個思考體系的影響,出現全然不同的結果。
二○○二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的康納曼教授,綜合了既有的雙重歷程理論研究,將直觀分成第一體系、理性分成第二體系。根據他的研究,如果直觀是自動活化的快速認知處理過程,理性就是緩慢的認知處理過程。也就是說,直觀不需要特別的努力,理性需要特別的努力與邏輯思考。
人們雖然接受強調理性思考的教育,但從進化上來看,很多時候是以直觀思考來解決問題。也就是說,人們經常依靠感性與直觀,進行思考與判斷,使得思考與行動更難理解,因此學者持續研究感性與直觀的思考方式。不只是康納曼教授,克萊恩(Gary Klein)、杜根(William Duggan)、蓋格瑞澤(Gerd Gigerenzer)等學者也認為,捷思能成為了解人類的工具,本書接下來會介紹這些捷思。
捷思也被翻譯成快思、推斷法、經驗法則、權宜法、判斷效果、啟示性思考等。但是本書要講的,不是將理性的思考過程簡化的小技巧,或是理性過程中犯下的錯誤,而是介紹捷思原有的概念,目的是強調人類思考的主要過程,所以雖然聽起來比較生疏,但我在書中會使用「捷思」一詞來表現。
捷思(Heuristic)一詞源自於希臘文Heutiskein,意思是「找出、發現」。在現代心理學中,捷思不是根據普遍的共識,而是根據當時的情況、直觀與感性,經過嘗試錯誤(Trial and Error)過程,得到知識並發展思想的概念,已被廣泛運用。
到八○、九○年代為止,感性與直觀被當成是引發理性思考體系錯誤的主犯。這是因為近代以來,人類強調理性,認為所有事物都必須依靠理性來決定,相對輕視其他事物而產生的現象。因此在現有研究中,依靠感性與直觀判斷這點,與其說被視為人類生活中的一種思考特性,更被當成有問題的思考方式。
這在翻譯上也直接呈現出來:Bias一般被翻譯成偏向、偏誤、謬誤等。其中偏誤與謬誤兩個詞彙,以理性思考體系為中心來看,是具有負面語感的單字。在本書中,為了強調康納曼教授點出的第一體系(直觀)的重要性,並強調中立的意義,有時以「偏向」一詞來表現,意指思考傾向一邊。
理性雖然是古代哲學家與近代教育家所強調的,但人們在有這種明確的教育或訓練更久以前,早從原始時代起,就已經依靠情感與直觀做出判斷,以應對隨時不同的情況而生存。因此,比起理性的思考,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更熟於使用感性與直觀的思考去解決問題。近來,在過去只想用理性邏輯,掌握經濟情況的經濟學界,也開始關注行動經濟學,因為在行動經濟學中會考慮人們實際做決定的原因。
本書嚴選了一百零一種雖然微小,但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慣性思考陷阱。在幫助理解人類思考的特性,或是探索最近的社會變化上,本書齊聚對讀者最有助益的最新資訊。本書包含「黑天鵝效應」(請參考029戲局謬誤),以及各種媒體相關的效應。
在一百零一個單元中,每個單元都會介紹偏誤引起的各種案例,以便讀者了解到,這些認知偏誤是多麼普遍,且強烈影響我們的生活。
如果閱讀了本書後,想更深入了解這些偏誤的話,建議各位可以閱讀下列的書籍與參考文獻一節。這些書籍將為各位讀者帶來趣味,同時給予知識上的刺激。
◎《 인지과학:학문 간 융합의 원리와 응용 》(認知科學:學問間融合的原理與應用),李正模著,成均館大學出版部,2009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D. Kahneman; P. Slovic; A. Tversky (Eds.), 1982.(簡體中文版,《不確定性之下的判斷:啟發和偏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認知偏向雖然很微小,卻能大幅改變結果,在漸漸開始要求敏銳判斷的知識社會中,這成了必修的知識概念。希望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幫助各位讀者,加深對自己、對他人和社會的理解。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59979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開封後的飲料為什麼要一次喝完?
定義:並非根據本來具有的能力,而是根據給予的單位不同,執行結果也變得不同的現象。也就是說,會以課題的單位為完成標準。舉例來說,將同樣的事情分成三個時,會認為其中一個為定量,相反地,如果把三個合起來成為一個時,也認為那是定量。
在國外旅行時有時會發現,相同的商品但包裝單位不同,而嚇了一跳。舉例來說,美國的超市中有兩公升裝的可樂,或七百五十毫升裝的罐裝飲料。看到這些飲料時,第一個反應大概都是:「啊,這個要怎麼一次喝完啊?」將包裝的單位認為是必須要一次食用完的定量,這種現象正是單位偏誤。
單位偏誤是二○○六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心理系蓋耶爾(Andrew B. Geier)與羅津(Paul Rozin)教授提出的概念。在餐廳裡,人們認為一盤餐點是一個單位,不過因為每間餐廳的廚師不同,加上盤子的大小或食材、料理方式不同,所以重量或大小等也都不同。
研究團隊想確認人們的單位偏誤,所以在一間大型連鎖量販店出入口,放了一個碗,裡面裝了M&M巧克力,旁邊貼著下面的訊息:
「請盡量享用。不過,希望您使用旁邊的湯匙來取用。」
實驗開始的前幾天,巧克力旁邊放的是吃飯時經常使用的湯匙,之後換成大四倍左右的大湯匙,繼續進行實驗。假設喜歡吃甜食的人會盡情地吃巧克力,那麼根據個人喜好度的不同,攝取量也會不同。結果,人們在換成大湯匙後,平均多吃了1.67倍的巧克力;以餅乾進行實驗,也出現類似的結果。研究團隊下結論──比起自己的內在標準,人們更常以外在給予的單位為標準,進行思考或是解決問題。
人們輕易地接受外部給予的一單位為適當數量,這個傾向從企業的立場來看無疑是個好消息。大部分的人不會追究這到底是不是適量就進行購買,因此與其賣兩個商品,製作成大容量包裝販售,既可節省流通與包裝等各種費用,同時也能提高銷售,可算是一石二鳥,因此商品陳列架上,大容量商品愈來愈多。
不過消費者會因企業的商業手法而受害。速食店打出「尺寸大兩倍,價格只要一半」的新漢堡宣傳,讓消費者一次就攝取了比適量還多的量,被引導走上肥胖之路。大容量的洗衣粉在開封使用一個月左右後,會變硬而不好用;就像消費者只是模糊地計算一樣,這種包裝的商品,從一開始就不是剛好可以用一個月的適當分量。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xm7y2Px.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4705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南屯區臀部瘦身中醫診所三義三餐正常,免節食中醫減重方式梧棲腰部瘦身中醫診所台中下半身肥胖體質減重
龜山手臂瘦身中醫診所 東勢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 穴位埋線減重效果好的南屯中醫診所推薦三義減重中醫診所門診諮詢 台中北區腰部瘦身中醫診所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大雅中醫診所梧棲有效的中醫減重配方 桃園觀音減肥中醫推拿法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中壢中醫診所台中南區虛胖中醫減重方式 新竹臀部瘦身中醫診所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潭子中醫診所